憑實力挑戰,用數據說話!宇通新能源卡車勇闖東北極寒之境
對於(yu) 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車來說,我國東(dong) 北地區的“極寒環境”始終是逃不開的新能源車“禁區”之一。隻有在-30℃的極端氣候條件下在動力性、可靠性和續航裏程等各個(ge) 方麵仍然可以保持高標準運行的車輛,才能夠代表新能源車輛的最高水平。
1月10-11日,宇通新能源輕卡和重卡到東(dong) 北寒區集結,分別在哈爾濱、錦州兩(liang) 地接力展開新能源商用車集體(ti) 雪域試煉,並以優(you) 異成績完成了極寒挑戰,不僅(jin) 將新能源商用車的冬季運營疆域直接拓展到了北緯46°40´,並且以硬核實力驗證了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全麵的優(you) 異品質,也令其在行業(ye) 的標杆意義(yi) 不言而喻。
特別是全國首個(ge) 正向研發的電動卡車——宇通新能源輕卡,繼在吐魯番成功挑戰地表70℃極熱考驗後,又經受住了東(dong) 北地區低達-30℃的極寒考驗,長時間運營續航裏程絲(si) 毫不打折扣,成為(wei) 首個(ge) 跨越100℃溫差挑戰的新能源輕卡。
“說到做到才是可靠”是宇通始終秉持的理念,“不把市場當試驗場”是宇通長期堅守的原則。宇通深信,隻有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,隻有在真實的運營場景下所得到的成績和數據才最真實、最有參考價(jia) 值、最令人信服和最具實際意義(yi) 。
以實力迎戰北國極寒
率先出戰的是宇通新能源輕卡。
一月的哈爾濱,平均溫度在-25℃~-13℃之間,極端低溫可達-30℃甚至更低。哈爾濱既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省會(hui) 城市,同時也是世界同緯度地區最冷的城市。在1月10日的極寒性能挑戰中,宇通新能源輕卡分別挑戰了極寒啟動、極速升溫、低溫充電和極寒續航四項最能印證產(chan) 品實力的極限挑戰。
宇通輕卡自研發之初,即為(wei) 在全新一代純電商用車平台之上正向開發設計,在集成式電驅橋+一體(ti) 化電池包+多合一電控的共同加持之下,宇通新能源輕卡擁有與(yu) 普通“油改電”輕卡產(chan) 品截然不同的綜合性能優(you) 勢。
1月10日清晨,經過一整夜在室外超過12小時的靜置後,宇通新能源輕卡宛如一座冰雕般,在哈爾濱實時室外環境溫度-18℃的低溫環境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。當測試人員費力地拉開表麵結滿冰霜的駕駛艙門時,在場的每個(ge) 人都捏了一把汗。車輛各個(ge) 零部件的溫度甚至已經低於(yu) 當時的環境溫度。對於(yu) 純電動車輛來說,電池在低溫下活性降低,極易出現難以啟動甚至無法啟動的現象。測試人員擰動鑰匙,宇通輕卡一次啟動成功,現場人員集體(ti) 發出了歡呼,這意味著宇通輕卡絲(si) 毫沒有受到寒區低溫的影響。
次日清晨,在中國最北港口錦州港,經曆了前一日的室外淋水冷凍的宇通422度電純電牽引車,在直播間卡友的共同見證下同樣一次啟動成功!啟動後,宇通新能源重卡的全部儀(yi) 表均顯示正常,電池保持率99%,展示出了超強的係統穩定性。
宇通新能源商用車極寒啟動的一次成功主要得益於(yu) 宇通基於(yu) 睿控E平台的軟硬件架構以及核心零部件在環境倉(cang) 內(nei) 進行的多輪超低溫驗證,同時,電池智能溫控技術和整車智能熱管理技術,也使外界低溫環境對電池能量的影響降至最低,從(cong) 而保證了其在極寒工況下一次啟動成功。
在極速升溫挑戰中,宇通輕卡的駕駛室溫度由-17℃上升到25℃僅(jin) 用時8分鍾,宇通重卡的駕駛室溫度則在10分鍾內(nei) 從(cong) -19℃上升至23℃,充分體(ti) 現出智能自動恒溫空調所帶來的極優(you) 化製熱和舒適性,而一鍵除霜除霧功能也保證了行駛的安全性。
受極寒低溫環境影響,電池包極易出現容量損失和充電衰減,引發補能焦慮。低溫充電挑戰中,宇通基於(yu) 行業(ye) 獨有的電池智能溫控技術和整車智能熱管理技術與(yu) 預約加熱技術,在現場人員監督下,宇通輕卡使用160kW公共充電樁,電量從(cong) 20%充至80%僅(jin) 用時37分47秒,相比行業(ye) 加熱速率提升30%以上。
極寒續航更是對新能源商用車整體(ti) 性能的終極挑戰。
“極寒續航”挑戰中,宇通輕卡基於(yu) 睿控E電動專(zhuan) 屬技術平台和T-Power超級電動鏈雙重技術加持,在哈爾濱-18℃的極寒環境下,素車、標載狀態出發,途經市區道路、高架、國道等多種路況,總行駛裏程105公裏,最高時速85km/h,最終達成一度電續航3.18公裏。在通過了四項極限考驗之後,宇通輕卡又行駛到查幹湖參與(yu) 了冬捕的鮮魚運輸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。
宇通純電牽引車則參與(yu) 了煤炭運輸場景的全過程。車輛行駛至錦州中電投港裝載整整30噸煤炭後送至大唐電廠再返回起點,全程139公裏,耗電177度,每公裏電耗僅(jin) 為(wei) 1.27度,這一成績可謂行業(ye) 領先。冬煤轉運關(guan) 乎民生,在東(dong) 北一個(ge) 供暖周期使用萬(wan) 噸煤不在話下的背景下,重卡運輸可謂貢獻了重要力量。
真實的運營場景和真實的運營數據,不僅(jin) 證明了宇通新能源卡車在低溫環境下作業(ye) 的高可靠性,更展示了車輛對惡劣和複雜工況的高適應性。在中汽兄弟見證官和直播間觀眾(zhong) 的共同見證下,這一係列成績已經成為(wei) 對北國極寒的最好回應。
以技術擊破行業(ye) 痛點
我國北方地區主要指秦嶺-淮河一線以北,大興(xing) 安嶺、烏(wu) 鞘嶺以東(dong) 的地區,麵積約為(wei) 213.1萬(wan) 平方千米,約占全國陸地總麵積的22.2%。北方地區的冬季溫度通常在-10℃~0℃度左右。
近年來,由於(yu) 新能源商用車技術的快速發展,純電動車型在全國範圍內(nei) 的滲透率不斷提高。然而,受極寒低溫環境影響,純電車型麵臨(lin) 電池活性降低、暖風耗能嚴(yan) 重、能量回收效率低、冬季路麵情況及後橋潤滑油黏度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,導致續航能力大打折扣,在一定程度上製約著車輛的正常使用。
宇通基於(yu) 集團18萬(wan) 輛新能源商用車研發經驗,360億(yi) 公裏實際路譜數據采集,立足商用車作業(ye) 的多種場景和工況需求,基於(yu) 全新一代睿控 E 電動專(zhuan) 屬技術平台技術加持,整車通過整車智能熱管理技術、加強型再生輔助能量回收係統、高效輕量化集成式電驅橋、高效驅動集成式電機等多項節能措施,不僅(jin) 能夠在-35℃~45℃環境下可靠運行,還擁有更經濟的超長續航能力,在同工況、同電量條件下,相比行業(ye) 續航裏程延長10%以上。
可以說,宇通在極寒工況下一係列挑戰所證明的,絕不僅(jin) 僅(jin) 是“踏冰馭雪戰極寒”的勇氣和實力,更是多年來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深厚積澱,是對中國新能源商用車性能極限和技術邊界的拓展,是中國新能源商用車技術與(yu) 品質的實力驗證和在此之上鑄就的每戰必勝的品牌自信。
這個(ge) 冬天最火的城市,非“爾濱”莫屬;而作為(wei) 中國最北港口的錦州港,也正在成為(wei) 東(dong) 北陸海新通道的橋頭堡。由科技創新所驅動的新質生產(chan) 力,既是助推東(dong) 北全麵振興(xing) 的動力,又是推動中國新能源商用車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。
宇通新能源商用車“踏冰馭雪戰極寒”的極限挑戰成功,再一次提升了新能源商用車在低溫適應性、可靠性、動力性等綜合性能表現的行業(ye) 標準,為(wei) 用戶帶來了更商用、更耐用、更好用的運營體(ti) 驗,也必將引領中國新能源商用車技術的全麵進步。
當然,比挑戰極限更重要的,是與(yu) 客戶的共同奔赴與(yu) 攜手共贏。